?
林维维,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磁学与自旋电子学前沿物理研究,用热爱和坚持浇灌科研成果。目前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反铁磁自旋输运、隧道磁热电效应、自旋电荷转换、电场调控磁矩、电流翻转磁矩、自旋交换等。发表国际SCI学术期刊论文47篇,包括Nature Physics 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4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在研究领域内享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团队的核心人员。同时担任Frontiers in Physics和Physics Letters A期刊客座编辑,Nature、Nature Physic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审稿人,以及PRESTIGE Marie Curie项目专家评估人。
学术的“演奏者”
播种理想,蓄势待发
研究生阶段,林维维师从南京大学固体物理专家胡安教授和桑海教授,学习磁学和自旋电子学方向,彼时的他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2002年末,胡安教授从国际磁学会议上带来的关于纯自旋流的新概念,引发了他对这个研究课题的兴趣。2007年完成了题为《磁化反转及纯自旋流的产生与探测》的博士学位论文。自旋电子学作为上世纪末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快成为凝聚态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
巨磁电阻效应带来了物理原理和材料的突破,并成功应用于磁性存储器,推动计算机硬盘容量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加速迈向信息时代。林维维亲历了这一技术更迭的过程,见证了自旋电子学对现代信息社会的贡献,坚定了自己在这一科研领域扎根钻研、继续探索的想法。至此,科研与热爱的种子已经播撒,蓄势萌发。
耕耘不辍,精进科研
法国作为自旋电子学的摇篮,在这个领域有很多出色的实验室和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Louis Néel、Albert Fert教授等在内的顶级专家。2009年初,已经在国内取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的林维维老师抱着进一步精进的想法,动身前往法国从事博士后工作。在法国,他和自旋电子学领域顶尖大师面对面交流,接触最前沿的磁学和自旋电子学研究,钻研科研难题。
留法5年后,林维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跟随世界磁学领域最高奖项奈尔奖得主钱嘉陵教授继续学习。
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Albert Fert教授合影
导师和同事们对实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让林维维印象深刻。做一个物理实验前,他们会先明确合适的实验工具,比如找到匹配螺纹的螺丝起子。做好事先筹划,事半功倍。坚持不断调整仪器,直到拍出一张准确清晰的图像。花大量时间优化改进方法,认真观察实验中的每一细微环节,力求精致。将每个步骤做好,追求完成更高质量的实验是林维维从同行身上学习到的优秀科研方法。
生活的“艺术家”
仰望星空,高雅品味
走出卷帙繁浩的科研与学术,林维维老师对生活怀揣一颗热忱之心。古典音乐,是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兴趣与爱好,给予了他审美直觉。自学生时代起,林维维老师就习惯将思绪沉浸在抑扬起伏的古典音乐中,来调节一天学习和工作。“每天两个小时,专门听,专心听,不做其它事。”他相信未来是一场马拉松,这既是脚踏实地的磨炼历程,也是仰望星空的羁绊之旅,要为自己的所爱留足时间,才能给未来的发展创造空间。
?
在法国留学期间,他相继游历了德国、奥地利等音乐圣地,探访了莫扎特、贝多芬、舒曼等伟大音乐家的故居,也拜访了他景仰的福特万格勒、卡拉扬等古典音乐巨擘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在科研工作的闲暇之余,他常阅读音乐大家的传记,参加古典音乐会。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瑞士的卢塞恩音乐节,可以亲临现场观摩指挥大师布列兹的排练。那种激情洋溢的投入与忘我,深邃与品味,“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的意义与价值深深触动着当年在明升体育app之路上兀兀求学的林维维。“很多物理学家在音乐上也有造诣。普朗克、爱因斯坦等都是古典音乐迷,而且他们的钢琴、小提琴演奏很专业。”林维维认为,这是因为音乐与明升体育app一样,都要和“细微”较真,对“合作”下功夫。正如“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一支乐队会为了一个音准而重复数百遍的练习,科研工作中也会为了一个数字而进行上百遍的重复实验与计算。
?
?
脚踏实地,以“乐”动人
常言道,“乐莫乐兮新相知”。音乐也为他结识了许多在科研和生活中互帮互助、亦师亦友的同伴。无论是网上的博客论坛还是线下的直接交流与接触,音乐中的情感纽带往往带来真切的身份认同。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林维维老师在科研闲暇到皮博迪音乐学院聆听雷昂·弗莱舍、美岛莉等音乐大师班。2008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钱嘉陵教授在南京大学的讲座中,林维维敏锐辨别出了作为谢幕的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得到了钱嘉陵教授的青睐和赏识,两人经常同行参加音乐会,相互交流物理科研和音乐感悟。钱嘉陵教授不仅是国际上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专业的钢琴演奏者。
?
回国任教后,林维维老师经常和同学们分享这些故事,而每一支科研队伍在他看来也更像是一支“交响乐队”。他坚持认为“同行非冤家”,坚信科研的成果是众人学术水平的共同展现,科研的过程更是为了“让大家成为朋友”,在他的学术团队中培养共同爱好,交流合作,互帮互助,收获科研成果与体验。
林维维老师也坚信“艺术爱好是可以去发展和继续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熏陶和培养,特别是一种审美,这种审美会影响到你的明升体育app研究上。”一种自己热衷的艺术或爱好是生活与工作行稳致远的必需品。这塑造着个人性格,熏陶着审美体验,帮助每一位科研人发现生活与科研的意义。
教育的“指挥家”
有“品质”的科研
2019年末,林维维老师来到东南大学物理学院任教。除了深耕于自旋电子学领域,林老师在育人上也倾注了十足的热情,以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成长之路,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每天早晨,林老师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了解同学们的计划;每天下班前,林老师会再次到实验室,和学生讨论科研进展并给出建议。此外,他经常到实验室帮助学生排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定期的指导和不定期的交流相结合,林维维老师为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提供了专业的学术指导,充分把握每位学生的科研进度,督促他们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收获进展。
?
追求做有“品质”的科研是林老师对课题组学生提出的期许。交流实验进展时,林老师常劝勉学生不能做“差不多先生”,要不遗余力关注每一处实验细节,提升实验成果品质。物理实验存在很多有意思但容易被忽略的实验现象,稍有差池,非但不能发现这一现象,还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实验结论。课题组的同学们把林老师严谨的治学方法谨记在心,用心做好实验的每一步骤,优化实验细节,提升实验品质,将投入的精力转化成有效的科研成果。
?
有“温度”的育人
林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学术汇报时,充分运用自身的音乐素养,关注手机版的节奏感。手机版人的节奏要像故事情节一样的起承转合和音乐旋律般的抑扬顿挫、有张有弛,让听者能轻松地明确手机版的重点,厘清汇报的逻辑。对于缺少充足科研时间和科研知识支撑的本科生,林维维老师因材施教,着重训练他们“呈现”的能力,即把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清晰全面展现给观众的能力,侧重理解、锻炼表达。
?
“明升体育app的交流始终是人与人的交流”,这是林老师对师生关系的理解。生活里,林老师对同学们的关心来自方方面面:“开心生活,快乐工作”,林老师格外关心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提醒他们注意休息,愉悦地从事科研工作;在田家炳楼二楼的教工之家和四楼机房里常能看到林老师与学生谈心交流的场景;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老师会主动关心他们的发展动向,以自己的阅历见解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规划和建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